时间: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年)
现藏地:洛阳龙门石窟
尺寸:高100cm,宽34cm
碑石简介:《牛橛造像记》全称《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弥勒像记》,碑文字体端庄整肃,龙门二十品之一。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为忘去的儿子牛橛所造,过去曾有牛橛龛之称。造像碑座中间雕刻莲花一朵,左右二力士抬手作托举状,形象生动逼真。此拓片现收藏于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。
结构:造像龛在古阳洞北侧,位于杨大眼龛上方。龛高140厘米,宽106厘米,深21厘米,圆券形,龛楣刻十一童子牵花绳,童子手持莲花,二童子间刻莲花蕾,两端各一飞天,飞天头前一浅雕小飞天。龛楣下方左右,身着胡服的供养人。主尊是戴宝冠交脚弥勒坐像,为弥勒上兜率天宫时的菩萨形象。头光内刻莲花,外刻七身坐佛。背光外参外层火焰纹由各以坐佛为中心的十七组火焰纹组成,内层十身飞天分两侧相对以璎珞供养。二狮蹲距弥勒膝下,交脚下刻力士,手托弥勒双足。
赏析:《牛橛造像》体势峻拔方整,用笔精进挺峭,横画起笔多作侧锋斜入,捺画波势锐利,点成三角,垂笔亦作悬针之状,转折处重顿,具有凌厉果断,爽朗峻拔之风。其字形趋扁,结体茂密而左右舒展,神态宽博旷达,意境高古,情趣活跃,在北魏楷书中属精品力作。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中列为〖能品上〗,并以为宜先学之者。乾隆拓本,二行〖牛橛〗之〖橛〗字完好。稍晚仅损末二笔。近拓〖橛〗字石泐痕已连及首行〖公〗字。五行〖若有〗之〖若〗字,稍旧拓本〖口〗部未损,新拓则泐成一白块。
龙门二十品简介:龙门二十品,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,该称号始自清代。 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,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(慈香窑)。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、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。他们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为祈福禳灾而开龛造像。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。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的史实,因此,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、魏碑书法的代表作,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。
留言咨询